环保署于台化公司龙德厂办理 PM2.5防制技术观摩会
2019/12/19
行政院环保署为推广有效之固定污染源排放细悬浮微粒(下称PM2.5)防制技术,达到粒状污染物减量之目的,特于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八日假台化公司龙德厂区办理「固定污染源排放管道 PM2.5 防制技术观摩会」。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为求严谨,在筹备阶段即由环保署及委办 单位之台湾大学教授专家等,多次到龙德厂访视及验证,最后指定龙 德厂为 PM2.5 减量技术示范观摩厂,显示台化龙德汽电共生厂友善环境之超低排放及烟囱视觉污染等环保改善成效,已受到环保署及各界的 瞩目与重视。
当日观摩会由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志杰教授主持,指导委员 有吴友平、李婉甄、纪凯献、华梅英及萧大智等教授,与会者有经济 部工业局、各县市环保局代表及产业界先进等共计六十余人参加,台 化公司则由陈永龙协理、黄金福协理等主管率领相关人员与会。本次 环保署也特别强调,希望透过介绍固定污染源排放管道排放之 PM2.5 最新防制技术,并透过实厂观摩与交流,进而达到改善空气品质及爱护 地球、永续发展之最终目标。
会中首先由台湾大学林志威博士发表「固定污染源排放管道 PM2.5 生成原理及防制技术介绍」,说明排放管道排放之 PM2.5 分为分为过滤性微粒(FPM)与凝结性微粒(CPM),传统的粒状物防制设备仅能对 FPM 进行收集,但对于气相的 CPM 防制效果较差,故可在防制设备前端降低烟气温度,强迫 CPM 凝结成 FPM,提升防制设备效率,另在防制设备后端提高烟气温度,增加大气扩散并避免视觉污染。
接续由台化工务部游桢德资深工程师发表「台化汽电共生厂清洁排放及 PM2.5 减量改善成果」,主要系台化公司汽电共生厂近年来投入各项环保设备改善,如湿式排烟脱硫设备(FGD)、选择性触媒脱硝设备(SCR)及静电集尘器(ESP)等设备,进行既有防制设备效能优化改造,另外亦增设管束除尘器及热媒管式烟气换热器(MGGH),以达到超低排放与无烟工厂的改善目标。依台化公司汽电共生厂排放实绩,
改善后已可达到总悬浮微粒(TSP)5 mg/Nm3 以下,硫氧化物(SOx)十ppm 以下及氮氧化物(NOx)二十 ppm 以下的良好成效,除了远低于我国燃煤锅炉法规标准外,氮氧化物与粒状污染物排放浓度更可媲美天 然气机组。会中也别强调采用 MGGH 之技术原理,主要以不额外增加能耗,回收烟气余热为主,故 MGGH 设备除可消除烟囱视觉污染外,另部分余热还可加热锅炉给水,达到节能成效。以台化龙德厂为例,经折 算改善后节电可达五百五十八 KW,相当一年减少碳排约三千九百零二公吨。
2.5
此外,台化公司燃煤汽电厂在上述超低排放与无烟工厂改善后, 进一步评估燃煤锅炉加装MGGH 与管束除尘器对硫酸液滴、硫酸盐的控制成效,并验证对 PM2.5 排放减量效益。依第三方学者研究结果显示, 在加装 MGGH 与管束除尘器后,对于硫酸盐、硫酸液滴均有明显降低效果,其中硫酸液滴浓度平均可由五.五 mg/Nm3 降至二.一 mg/Nm3(法规排放限值为二百mg/Nm3),对于 PM 的减少也有相当成效。本篇专题发表,对于污染物生成与抑制机制,辅以国内外文献及实际运转之工况,进行防制设备原理与成效作交互论证,结合理论与实务作完整呈现,也让与会的教授学者及机关代表等均表示肯定。
发表会后进行龙德公用厂实厂参观,于控制室内实际展示 DCS 操作情形,并于 LT2/3 机组现场进行防制设备简介及运转情形说明,包含 SCR、MGGH、ESP、FGD 及管束除尘器等,另安排至龙德厂区门口环保看板,说明本公司主动向邻里揭露排放值即时资讯,显示本企业燃煤发电机组已透过最先进环保设备,可以达到天然气机组的排放标准。
最后,各学者、机关代表及业者等,对本公司进行环保改善后, 排放情形已可媲美天然气机组并透过第三方验证PM2.5 减量成效,均表示赞扬与肯定,且对台化公司善尽社会责任,以自主减量之环保改善, 引领业者响应政府友善环境政策,创造经济、环保永续之目标,均留 下深刻印象。
会议主持人台湾大学陈志杰教授 |
简报时间 |
台湾大学林志威博士发表 「固定污染源排放管道PM2.5 生成原理及防制技术介绍」 |
本公司工务部游桢德资工师发表 「台化汽电共生厂清洁排放及PM2.5 减量改善成果」 |
参观LT2/3 三楼控制室及制程解说 |
MGGH 设备,EP、SCR、FGD 防制设备,管束除尘设备解说 |
问题与讨论 |
问题与讨论 |
环保署长官、专家学者及与会贵宾大合照 |
环保署长官、专家学者及与会贵宾大合照 |
(台塑企业 台化公司提供,2019/12/19)